乳腺脂肪瘤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篇一
TUhjnbcbe - 2022/5/4 14:15:00

Endocrinetherapy

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的治疗手段分为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其中局部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全身治疗包括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

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全身治疗手段之一,距今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有3个里程碑性的事件:十九世纪末,双侧卵巢切除术治疗复发转移的乳腺癌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三苯氧胺(TAM),经过一系列临床研究而获得临床应用,成为乳腺癌内分泌药物治疗新的里程碑;九十年代,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AIs)逐步上市,一系列临床研究确立了三代AIs的内分泌治疗效果,使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适用于哪些患者?

主要是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这类患者肿瘤细胞表面雌激素受体表达程度高,因此通过内分泌治疗降低雌激素水平,抑制肿瘤细胞表面的雌激素受体达到抑制激素依赖性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医生可以根据测定的激素受体水平,预测治疗效果,患者的ER或者PR阳性程度越高,预期内分泌治疗效果越好。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显效时间长(通常需要2-8周),疗效维持时间长,即使只获得病情稳定,患者的生存时间也可以获得明显延长,由于内分泌治疗的副作用小,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可以长时间维持,治疗耐受性好,患者生活质量高。

内分泌治的时机?

内分泌治疗是在化疗和手术清除了机体的癌细胞以后,通过竞争性的抑制、调节雌激素受体,减缓细胞增殖速度,以防止残留癌细胞的复发、增殖与转移,所以大多会在手术、化疗后进行。

常用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有哪些?

分类

代表药物

激素类药物

雌激素、雄激素、

孕激素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选择性雌激素受体下调剂(SERM/SERD)

他莫昔芬/氟维司群

芳香化酶抑制剂(AIs)

非甾体类:来曲唑、

阿那曲唑

甾体类:依西美坦

*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

戈舍瑞林和亮丙瑞林

注意: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需要将绝经前与绝经后区分开来。为什么呢?体内雌激素的主要来源不同。

绝经前,雌激素主要来源于卵巢分泌,所以内分泌治疗以减少卵巢分泌和不让雌激素与肿瘤上的受体相结合为主。抑制卵巢功能的药物,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肚皮针”,不但可逆,还可以保留卵巢;雌激素拮抗剂,如他莫昔芬、新的药物:氟维司群,可以减少雌激素与肿瘤上相应的受体(ER、PR)相结合,这类雌激素拮抗剂可用于绝经前,也可以用于绝经后。

绝经后,卵巢分泌雌激素的功能没有了,肾上腺分泌的雄激素和脂肪转化成的雄激素,在芳香化酶的作用下它可以转化成雌激素。所以,芳香化酶抑制剂,可以阻断雄激素转化成雌激素。临床研究发现绝经后芳香化酶抑制剂效果明显好于他莫昔芬等雌激素拮抗剂,所以绝经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多考虑芳香化酶抑制剂。

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下期再为大家详细介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常用药物。

最后提醒大家,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至关重要,切勿自行停药。针对自己的病情,最佳的治疗方案及治疗时间请咨询医生。

—END—

供稿:孙瑾秋

编辑:王开慧

审稿:解丽娟

策划:徐海萍

长按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