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腾讯科学WE大会于今天举办,7位来自全球各国的知名权威科学家聚集于此,在这场以“小宇宙”为主题的大会上,他们向我们分享了最新突破成果,共同探讨科技与人类的明天。
经过一场秋雨的洗礼,北京的冬天又近了一步。
今天的北京展览馆,与往常不太一样,来自全世界的权威科学家,聚集在一个充满科技感的蓝色空间里,交流分享即将影响人类未来的重大科学成果。
腾讯科学WE大会,正在这里进行。为了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难题,每年都会有一群科学家聚集在腾讯科学WE大会。
纵观科技发展的轨迹,它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会带来经济变革和社会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正在用科学,为人类谋幸福,未来到底会是什么样的,与科技又会有着怎样的关系?
为了寻找答案,美国科学家CarlJune带来了他的癌症治疗技术,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则跟大家分享了团队用十年时间捕捉“幽灵粒子”的经历,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BrianGreene教授用生动的故事,阐释了深奥的弦理论,解锁宇宙的奥秘……
在科学家CarlJune在腾讯科学WE大会的演讲中,他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年,一位名叫Emily的小女孩因急性白血病的复发,正面临生命的垂危。还没来得及体验世间的美好,可爱的Emily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家人们因此陷入了巨大的悲痛。
就在此时,CarlJune的出现给一家人带来了希望。
CarlJune教授作为美国科学院院士,是CAR-T细胞疗法的创始人之一,并因此闻名世界,被评为“全球生物制药界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
在CarlJune及其团队的努力下,Emily竟被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
救活Emily的,就是CarlJune教授奉献毕生精力的CAR-T细胞疗法(英文全称为ChimericAntigenReceptorT-CellImmunotherapy),这是一种靶向治疗肿瘤的新型免疫疗法,它可以精准、快速和高效地杀死癌细胞,从而缓解癌症。
康复的Emily在接受治疗5年后,体内依然可以检测出CAR-T细胞,并且连续三年都未检测到癌细胞,这些依然存在的有效T细胞,可以把重新出现的癌细胞杀死。
如今,Emily已经健康地生活8年了,与其他同龄的小孩子一样,享受着阳光雨露与童年带来的快乐。
这项医学奇迹震惊了全世界,在此之前,癌症似乎与死亡直接画上了等号,这一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每年要夺走数百万人的生命,人类被癌症困扰已久。
CarlJune教授的研究,使更多陷入痛苦中的家庭重新看到了新的希望。
他在腾讯科学WE现场说:“我非常的幸运,其实最让人觉得值得的工作就是父母和孩子们和我说:谢谢你,救了我孩子的生命,所以我觉得我很有福气。”
癌症让CarlJune教授十分痛恨,因为在他的前半生里,癌症也曾夺走他的幸福。
CarlJune教授从海*学院毕业后,在贝勒医学院接受培训,主要从事艾滋病病*研究,然而天意弄人,年,Carl心爱的妻子却患上了卵巢癌,五年后不幸去世了。
痛失所爱,却束手无策,面对妻子的离去,Carl决心改变研究方向,研究癌症治疗。
自此,CarlJune教授和CAR-T结缘了。
然而,CarlJune教授在研究CAR-T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艰难险阻,一位白血病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却发生了病变,最终死于白血病的并发症。
科技造福人类的道路上,总有着不可避免的失败与牺牲,但CarlJune教授的压力却是每日剧增的,他说:“很多次,我几乎不得不退出。”但形势的越发严峻,却让他不得不他逼自己努力坚持下去,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约万,平均每天有近5万人确诊癌症。
如今,CarlJune教授正致力于将CAR-T药品的高昂价格降低,为了让更多癌症患者能得到治疗,结束癌症带来的悲剧。
CarlJune教授表示:“其实就像很多技术一样,比如说手机刚出现的时候,很多人是买不起手机的,但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基本上每个人都能有一部手机,相信相关的治疗方法将来有一天也会是这样的。”
当CarlJune教授正在为人类的健康奉献生命时,物理学家王贻芳正在致力于探索人类的过去与未来。
你一定从未感觉到,每分钟都有数以万亿计的中微子正以近乎光速穿过你的身体。
这种穿梭在宇宙间的物质,看不见,摸不着,诞生于宇宙大爆炸的第一秒,比光还更古老,解读了它们就能进一步了解宇宙的奥秘。
在腾讯科学WE大会上,王贻芳讲到:“中微子在整个的物理学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构成物质世界的12个最基本的粒子当中,中微子占了其中的三种,所以说中微子是构成物质世界最基本的单元,我们需要把它研究清楚。”
为了捕捉这些“幽灵粒子”,王贻芳正在织一张“网”。
年,即将从南京大学原子核物理专业毕业的王贻芳,还是个稚气的毛头小子,初来乍到,一脸懵懂,然而这并不影响他卓越的物理天赋。
这一年,王贻芳正面对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准备挑选一批优秀的中国学生,前往欧洲参与由他主持的L3实验。
当时王贻芳并不知道这个即将改变命运的机会,到底有多重要,于是没有任何准备就去参加了面试,但面对丁肇中的提问,他却对答如流,最后顺利地通过了考核。
成为丁肇中的学生后,王贻芳来到日内瓦的L3实验室,并进一步崭露头角。一年内,他发表了3篇论文,并且出任“新粒子寻找组”组长,是所有物理分析组长中唯一的在读学生。那段日子里,他几乎每天早上9:00到实验室,晚上12:00左右离开,一周差不多要工作90个小时,只有周日可能会休息半天。
在科研过程中,王贻芳发现研究中微子的振荡模式,可能有助于进一步揭开宇宙起源之谜,随着加拿大与日本两个实验组确认了太阳中微子的振荡模式,王贻芳决定代表中国,寻找第三种振荡模式。
为了研究经费四处奔走,王贻芳最终在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建设了实验室,在国际竞争的压力下,团队夜以继日地投入了艰苦的工作,立志捕捉到躲躲藏藏的“幽灵粒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了十年的努力奋斗,王贻芳团队终于发现了中微子的第三种振荡模式,并精确地测量到了其振荡机率。
而王贻芳的一小步,却是世界的一大步,更是中国的一大步,美国《科学》杂志将之列入年全球十大科学突破。
作为“中国本土迄今为止最重要的物理学成果”,王贻芳向国际见证了中国的科技实力,也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科学界的敬业精神。
“我们也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产生更多国内的需求,在国内做更多最好的科学,推动我们技术的发展。”最后他这样向大家说道。
如果你是一位美剧控,那你一定看过《生活大爆炸》,谢耳朵这一角色带着科学家特有的耿直与天真,受到许多观众喜爱。
然而,你知道谢耳朵到底是研究什么的吗?
原来谢耳朵是一名弦理论研究者,这一理论是物理学界中一个十分深奥也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