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0月8号是全国高血压日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高血压的那些事:
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是指非同一日至少测量2次静息状态下的血压,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头昏、心悸等症状。
高血压的病因都有什么?第一,遗传因素,了解到很多高血压病人病史、家族史的时候,他们的父母也有很大可能患有高血压。
第二,精神环境因素,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这些都可以诱发高血压。
第三,生活习惯,现在熬夜对于年轻人都是家常便饭,还有不良饮食习惯比如高油高盐饮食等都可以诱发高血压。
第四,药物,年轻人当中比如服用的避孕药,止痛药,还有止咳药当中的麻黄素类的,另外就是激素都可以诱发高血压,以上就是最常见的高血压的发病原因。
为什么饮食习惯对于血压的影响这么大?高血压患者常伴脂肪和糖代谢异常,且并发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其中高血压引起的脑卒中、心脏病和肾病是主要的并发症,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与遗传因素和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酗酒、吸烟、高盐饮食、低钾低钙饮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和超重肥胖等均是诱发高血压的因素,尤其高盐饮食是诱发和加重高血压的首要因素。过量摄入钠离子,会使血管收缩性增加,从而加重高血压,甚至诱发脑出血等不良并发症。体内钠离子聚集过量同时也会加重肾脏、心脏等器官的负担,长此以往可能诱发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对人体危害十分严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别害怕,高血压也并没有那么骇人听闻,只要做好这几点,就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
保持轻微饥饿饮食安排应少量多餐,避免过饱,保持体重在正常水平往往让血压的控制变得更容易。同时,多种降压药都可能带来对糖代谢、脂代谢的不良影响,饿一饿肚子将是非常有益的。
低盐每天吃盐量应严格控制在2-5克,减少酱油的食用量,酱油3-5毫升相当于1克盐。咸(酱)菜、腐乳、咸肉(蛋)、腌制品、蛤贝类、虾米、皮蛋、以及茼蒿菜、草头、空心菜等蔬菜含钠均较高,应尽量少吃或不吃。
高钾富钾食物在食谱中经常露面,不仅直接有益于血压的控制,还能避免某些降压药的副作用。豆类、冬菇、黑枣、杏仁、核桃、花生、土豆、竹笋、瘦肉、鱼、禽肉类,根茎类蔬菜如苋菜、油菜及大葱等,水果如香蕉、枣、桃、橘子等都富含钾。
补钙钙不仅能维持骨头强健有力,软组织同样需要它,适当的钙营养能保持血压稳定,其作用机制与钙能抑制甲状旁腺分泌一种致高血压因子有关。富含钙的食品首推奶制品,如黄豆、葵花子、核桃、花生、鱼虾、红枣、鲜雪里蕻、蒜苗、海带、紫菜等也很重要。
补镁缺镁与高血压有明确的相关性,镁缺乏还会出现在长期应用利尿剂的高血压病人,重视镁的补充有助血压的控制。大豆、鱼、绿叶蔬菜、坚果、花生酱及酸奶等富含镁元素。
目前,尽管高血压难以治愈,但绝大多数是可以预防、可以控制的。健康生活方式、高血压基本知识的普及、自我管理的理念,都会让我们不再惧怕这位“无声杀手”。希望高血压的防控深入到每一个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