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信用产品料延续供需两旺局面
摘要:供给:城投债发行明显放量对于信用产品,3月份延续了2月份以企业债和商业银行债为主的特点,其中企业债券发行量超过1000亿元,净发行量也超过800亿元,企业债供给的大幅回升主要得益于城投债发行的明显放量,由于市场对于融资平台风险担忧的大幅缓解,城投债市场大幅回暖,进而带动一级市场发行状况明显好转;商业银行债发行量达618.5亿元,净发
供给:城投债发行明显放量
对于信用产品,3月份延续了2月份以企业债和商业银行债为主的特点,其中企业债券发行量超过1000亿元,净发行量也超过800亿元,企业债供给的大幅回升主要得益于城投债发行的明显放量,由于市场对于融资平台风险担忧的大幅缓解,城投债市场大幅回暖,进而带动一级市场发行状况明显好转;商业银行债发行量达618.5亿元,净发行量超过400亿元;短融和中票的供给仍然处于低位,净发行量分别为-371.43亿元和327.4亿元,其中中票的净供给已经连续3个月低于企业债。
需要关注的是,如果将在上海清算所的超短融和私募票据及交易所托管的公司债考虑在内,则信用产品供给规模更高。以超短融和私募票据为例,3月份净发行量分别为450亿元和445亿元,后者在一季度的净发行规模已经超过了中期票据;公司债在3月份的发行量为289.6亿元,较月同样明显上升。
#re#
对于二季度信用产品的未来供给,企业债和商业银行债可能仍将是供给的主力,城投债市场的回暖将带动企业债发行量明显回升,而资本充足率和贷存比等指标的限制将使得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和小微企业金融债的动机较强;对于中票来说,虽然一季度供给较低,但是私募票据有效地弥补了这一点,后者可能成为今年重点发展的品种之一;公司债在审批常态化后,供给可能维持相对稳定的规模。总体来看,我们预计二季度信用产品净供给在5600亿元,较一季度有一定幅度上升。
需求:企业债跨市场转托管升温
从投资者结构看,利率产品的主要需求方依然是全国性商行,月记账式国债和*策性金融债的主要买方就是全国性商行,其余各类机构合计的托管净增量不及全国性商行的十分之一。对于信用产品,我们看到3月份投资者结构趋于多元化,包括基金、城商行、信用社等均有一定幅度增持。
#ad#
考察企业债和中票这两类信用产品,我们看到3月份企业债的需求结构更为多元化,其背后原因可能是城投债回暖带来的各类机构主动投资需求的上升,而中期票据的在3月份的投资者结构同样有一定多元化的特点,显示中票的市场状况仍然相对平稳。
全国性商行对企业债和中票需求的下降对应着其商业银行债托管量的大幅上升,由于一般商业银行债更多是由银行间互持,商业银行对于此类信用产品别的被动投资可能挤占了其对高等级非金融企业债券的需求,考虑到未来商业银行债的供给仍将保持高位,其对高等级企业债和中票需求的负面影响可能将持续。
同时需要关注的是,2月份以来,由于交易所城投债表现相对较好,加之交易所的融资便利性,转托管于交易所的企业债规模趋于回升,3月份托管于交易所的企业债净增量达106.22亿元,是去年三季度以来的最高值。这一趋势与去年季度的情形比较类似,考虑到当前交易所收益率的相对优势,由套利动机推动的转托管行为同样可能持续。
展望未来趋势,对于中高等级债券,由于市撤境相对纠结,在供给逐渐放量和商业银行债的挤压下,市场供求关系可能存在一定失衡,而对于城投债等低等级品种,在经济企稳回升和市场风险偏好逐渐提高等因素的支撑下,二季度可能出现供求两旺的局面。(上海证券报)